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一)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一)


甘肃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张一悟

      “五四”运动以后,许多在外地学习的甘肃籍学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他们中间如榆中的张一悟、临夏的胡廷珍、宁县的王孝锡、崇信的保至善等,以后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其中回甘最早的是张一悟,他也是甘肃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张一悟,榆中县城关镇北关村人,生于1895年,1917年毕业于甘肃省立一中,1920年考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系读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3年初毕业回到甘肃,先后在兰州、武威等地教书,传播马克思主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2月任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书记。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兰州的国民党当局开始清党,张一悟于同年11月被迫撤离兰州去了陕西,先后任中共华县县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代理华县城关区区委书记,参加了渭华起义。1929年任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常委。同年秋季赴上海参加党中央召开的会议,后到北平、济南从事地下工作。1932年3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被山东军警逮捕入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被以“危害民国罪”判处死刑。后经多方营救改判无期徒刑。在狱中组织难友开展绝食斗争,并借机钻研医学。1937年11月日军占领济南,混乱之机,他在一名狱卒的帮助下逃出监狱,于1938年底回到兰州,一面治疗疾病,一面从事革命活动。1948年8月,张一悟去了延安。6年的监狱生活使他的身体受到严重摧残,党组织送他到陕西临潼疗养,不久又转送大连疗养。1949年7 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任命他为甘肃行署教育处第二副处长。兰州解放后,正在疗养的他一再要求回兰州工作。同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他为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委员。12月26日,他从大连回到兰州,因路途劳顿,又遇风寒,病情突变,医治无效,于1951年1月3日在兰州病逝。遵其遗嘱,将其遗体安葬在兴隆山。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027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二)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二)


甘肃最早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

     1929年年底,刘志丹在领导“渭华暴动”失败后来到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地区。当时陕甘大旱,地方军阀强征财物,饥民揭竿奋起反抗。刘志丹一方面继续在旧军队中开展兵运工作,一方面对杨培胜以合水县平定川为立足点的农民武装、赵连壁以贾家沟圈为据点的农民武装、贾生财以合水县蒿嘴铺民团团总身份拉起的武装进行争取和改造。1931年9月,刘志丹、马锡五等将这三支队伍聚集在合水县的倒水湾,主...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137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三)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三)


最早进入甘肃的红军长征部队——红25军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诞生于鄂豫皖苏区的红25军3000多人,于1934年11月开始转移。1935年8月1日,在陕甘交界的双石铺,消灭胡宗南部4个连后,经凤县西进入甘肃。8月3日,攻克两当县城。然后挥师北上,夜袭天水北关,乘胜北渡渭河,克秦安,逼静宁。由于得不到党中央和红军一、四方面军的消息,决定前往陕北,与红26军会师。东进途中,红25军不断与前来围追堵截的毛炳文部6师17旅,马鸿宾部35师105旅、骑兵团和104旅展开激战,军政委吴焕先在战斗中不幸牺牲。1935年9月7日,部队抵达陕北根据地豹子川,随后又到达延川的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红27军会师,合编为红15军团。
      红25军在甘肃境内活动1月零5天,边战边进,行程1500公里,牵制了大量国民党政府军,截断西兰公路交通18天,为红军长征的整体胜利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082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四)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四)


中国共产党在甘肃最早创办的党政机关刊物——《红色西北》《布尔什维克的生活》

      《红色西北》是中共陕甘边特委、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机关报,1934年创刊于南梁根据地荔园堡(今华池县南梁乡境内)。八开二版,油印,不定期出版。中共陕甘边特委宣传部长龚逢春兼任主编,席德仁负责缮写、油印工作。刘志丹、习仲勋、惠子俊、蔡子伟等陕甘边区党政军领导经常为《红色西北》撰稿。它主要刊登陕甘边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等消息,尤以红军战讯为最多,并刊登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某些决议和宣传号召性文件,有力地配合和和推动了陕甘边根据地的各项斗争和建设。其版面编排精巧,图文并茂,且以黑、红、蓝三色油墨套印,美观朴实。1935    年4月,国民党军马鸿宾部侵战南梁根据地前夕,《红色西北》被迫中断出版。6月,《红色西北》在陕西省甘泉县境内的洛河川下寺湾恢复出版,由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长冯玺玉兼任主编,席德仁、李郁负责缮写、油印工作。10月,在王明“左”倾路线铸成的错误“肃反”中,冯、席、李均遭诬陷被捕,《红色西北》被迫停刊。
      《布尔什维克的生活》是中共陕甘边区特委机关刊物,属党内读物,1935年1月20日创刊于南梁根据地荔园堡,32开本,油印,不定期出版。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宣传部长李逢春兼任主编,席德仁负责缮写、油印群众工作。这个刊物的宗旨是:“为了使广大党群众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的把握上铁一般的团结起来,为了加强党的战斗力量,……提高每一位党员的政治水平,传达党的经验教训,交换党的工作方法,并转达一切政治及群众斗争的消息,以引起党员的工作积极性”,“英勇的来领导千百万广大劳苦群众的斗争,争取西北以至全中国苏维埃革命的最后胜利”(见本刊第一期)。同年4月,《布尔什维克的生活》出版第二期后,因国民党军马鸿宾部侵占南梁根据地而停刊。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109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五)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五)


中国共产党在甘肃最早创办的小学——五顷塬、两顷塬回民小学

      1932年2月,红军游击队在正宁县五顷塬、两顷塬创办了回民小学,游击队撤离后并入当地其它小学。1933年,共产党员殷云山在合水县太白葫芦河龚家沟门办起一所列宁小学,1935年春停办。1934年2月,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在华池县南梁成立后,委派文化委员长蔡子伟在四合台老庄创办了一所列宁小学,4月因国民党军队进攻停办,7月在闫洼子恢复开办。11月,南梁政府成立后,学校迁至荔园堡转嘴子,1937年并入白马小学。

中国共产党在甘肃最早创办的中学——陇东中学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085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六)

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之最(六)


中国共产党在甘肃最早创办的金融机构——陕甘边区苏维埃银行

      1934年2月,在华池县南梁成立的陕甘边革命委员会,设财政委员会,印制油布票兑换银元,代理金融业务。同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寨子湾成立了陕甘边苏区苏维埃银行,附设造币厂和苏币兑换处,办理兑换业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甘肃地方政权最早发行的货币——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兑换券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799

黄昏•黄昏

   黄昏•黄昏

携带城市的繁华
融入郊外的恬静
披上多彩的晚霞
等待着她的来临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诗选 | 固定链接 | 评论: 4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