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语言文字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推动和支持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当前,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新任务和新要求。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和谐的社会语言文字生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坚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以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以社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并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维持和协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水平,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语言文字工作要统筹协调好各种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语言文字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民族、全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语言文字工作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目前,我省广大农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程度还很低,是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流动,限制了他们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和就业领域谋生、发展,也影响他们参与、管理社会事业。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就要逐步缩小城乡和不同地域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的差别,消除语言隔阂,为广大农牧民参与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交际平台。语言文字工作要依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群众的语言权利,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和相关服务,提高他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第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以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基础。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主要在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中最基本的因素,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语文素质提高了,对其整体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发挥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除了思想和专业方面的要求外,首先应当使他们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同时,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及组成部分,其应用水平体现和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教育、文化和民族的素质,加强祖国语言文字教育,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语言文字工作积极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交际日益频繁,人员流动越来越大,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日益加剧,社会语言文字生活空前活跃和复杂,这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的要求。当今时代是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重要意义越来越突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直接影响着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的范围和效率,没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信息化就无法实现。应当看到,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新的知识竞争、经济竞争,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语言间的竞争,并威胁着许多语言的生存。在信息时代的语言竞争中,汉语有着人口、文化等方面的天然优势,而且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逐渐以外语的身份进入了一些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世界上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汉语方言复杂,书写简繁系统不一致,影响了汉语在网络上的使用,也影响了汉语在国际语言生活中的作用。这些社会语言文字生活的新变化,强烈地要求在全社会加快推广普通话,要求更大范围的人群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和规范汉字。这一方面为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也使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任务日趋繁重。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488

为加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言

     近来,一些校长、教师和家长就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话题常与笔者交流谈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也多见诸于报端。人们的关注,说明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堪忧。据笔者了解,有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没有书可读。据农村中小学校长反映,农村的孩子很难买到自己喜读或者适合读的书籍。这反应出当前我国文化教育资源不均衡,是社会问题;二是没有时间读。一些教师反映,教学任务繁重,评价教师用学生考试成绩来排队并与教师评职晋级挂钩,那有精力抓课外阅读啊。学生也普遍反映课业重造影多,根本顾不上读课外书籍。这反映出教育评价体制不科学不合理,是素质教育不能深入推进的根源所在;三是家长不让读。很多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读“闲书”会影响学习成绩。这实际上是应试教育的思想在家长身上的反映;四是没兴趣读。一些中小学生喜欢上网,不喜欢看书。这从表面看是孩子的问题,但实际上还是学校和家庭缺乏正确引导,责任在大人。
     读书何其重要啊,大千世界,悠久历史,灿烂文明,人们靠什么来了解、学习、掌握、传承?亲身经历亲自实践固然重要,但主要还得靠读书。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来说,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滋润心田,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多读一本书,就等于多了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等于给人的心海里注入了一条河流,等于有了一幅能够穿越时空的望远镜。古人云:“读万卷书,知天下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固然,学生有教科书,教科书是知识的基础和精华,必须学好。但是,仅学好教科书就够了吗?非也。就知识的基础性而言,教科书好比是工具,掌握这个工具,正是为了用它更多地获取知识和能力,更好地从其它书本上吸收知识,增长才干。就其知识的精华性而言,教科书好比是“画龙点睛”的“睛”,龙之丰满,点睛才能腾飞,知识之龙,只有多读书才能丰满。由此,笔者要为加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大声疾呼,献言献策。
     呼吁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转变教育思想,用现代教育理念管理学校、管理教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各项部署和措施。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改变评价内容和方法,拚弃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和办法,给学校松绑、给教师松绑,为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要改变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加大对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投入力度。
     呼吁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以政策为导向,把教师组织、引导、帮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列入教师业务考核的内容,激励教师发挥应有作用。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读书讲座、诵读比赛、读书心得评选等活动,激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每个学生从阅读自己喜欢、内容健康的书籍做起,逐渐培养阅读兴趣。在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建立之后,中小学经费比过去宽余多了,除了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外,首当其冲的是要多多购置图书,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条件。
     呼吁家长要注意引导和支持孩子多读课外书籍,培养和保护孩子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不要把课外书籍看成是“闲书”,给孩子买书,尽量不要买课程辅导资料、习题集,要多买一些其它方面的书籍。开卷有益!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212

浅议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

浅议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
钱旭


   一、提高领导干部文学修养的意义
文学修养之重要,先哲们早有精辟论断;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文学艺术的巨大作用也早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一些人似乎只对管理学比较感兴趣,而对文学修养淡薄起来。所以,有人提出,该给我们这些官员们补一补文学修养了。
   什么是修养?“修养”一词,来自于孟子的“修身以养性”。古人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所以我理解,“修”就是锻炼,引申为研究学习知识,增长能力才干的过程;“涵养熏陶”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的思想、品行、习惯达到某种境界,所以我理解“养”就是提高。经受锻炼,得以提高,达到某一境界,就是修养。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2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6388

甘肃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甘肃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两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到2003年全面完成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到2006年,实现“两基”目标的县达到74个,人口覆盖率达到89.4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87%,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83.39%。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下降到8.5%。
     2、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到2006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达到8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5%。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5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24万人,均比“九五”末翻了一番。
     3、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到200年,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8万多人,毛入学率提高到15%,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普通高校发展到33所,本专科年招生人数增加到9万人,在校学生增加到25万人;研究生年招生人数增加到7000人,在学人数接近2万人。
     4、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到2006年,全省中小学配置计算机13.43万台,高中、初中、小学学生的生机比分别达到11∶1、35∶1、55∶1,734所中小学建成了校园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联片覆盖面达到76.43%,建成5300多个卫星接收站,有257万农村中小学生受益。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777

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的成效与经验



    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积累,进入“十五”以后,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大力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显著增强。
    一是以“推普周”为契机,把宣传教育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国务院决定从1998年开始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已成功举办九届,对普通话的普及提高及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全省上下努力使每一届“推普周”都能成为对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一次大宣传、大动员、大落实。坚持每届“推普周”搞好一项重点活动,推动一个重点领域。第一、二、三届推普周,重点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过专题报告会、座谈会、主题班会、普通话演讲比赛、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标语以及通过橱窗、板报、墙报、校报、校刊等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宣传,在学校掀起了推广普通话热潮。2001年,重点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省语委与省委宣传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司法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通知》,召开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明确了部门责任。省、市语委在兰州中心广场举行了大型宣传活动;2002年,重点推动党政机关的语言文字工作,省语委、省人事厅、省广电局联合举办了全省公务员普通话大赛,县、市人事部门和省级各行政机关组织了选拔赛;举行了全省公务员普通话培训测试启动仪式,省人事厅厅长等省语委主要成员单位的领导带头接受普通话测试,“官员”得讲“官话”成为当年我省“推普周”期间人们关注的热点。2003年,重点推动窗口行业的语言文字工作,通过组织窗口行业普通话大赛,与卫生、电信等部门在建立从业人员持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上岗制度上达成了共识。2004年,重点推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在全省表彰了普通话测试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作者。2005年,重点推动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在全省14个市州、34个县区、21个乡镇、169个单位进行了语言文字应用现状调查,培训了市州语言文字管理干部,为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二是抓住有利时机,借助重点工作大造宣传声势。2003年,第六届全国“推普周”开幕式在兰州举办;200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对兰州市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评估认定。省、市语委紧紧抓住这两次有利时机,在省、市政府领导下,以国家活动为平台,精心策划,制定具有甘肃特色的宣传方案,借势借力,抓兰州、促全省,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推向高潮。第六届全国“推普周”开幕式上,推出了“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万人签名活动、全省语言文字工作成果展、窗口行业普通话大赛等八项活动,来自学校师生、国家机关公务员、新闻工作者、窗口服务行业职工约两万人在广场上组成了语言文字工作四大重点领域的宣传方阵。兰州市的主要街道、车站、路口悬挂着宣传横幅和标语,立起了宣传拱门、飘起了宣传彩球,到处都洋溢着节日般的喜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以及中宣部、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司局的领导同志、省市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省上59位厅局长和兰州市各部门的负责人率领本部门职工参加了开幕式的各项活动。许嘉璐副委员长在窗口行业普通话大赛颁奖晚会上高兴地说:“这次开幕式在甘肃省的兰州举行,无论是开幕式的宏伟的气势和人们的热情,还是决赛时表现出的参赛选手的水平都让我非常高兴。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当中,甘肃省能够这样大力推广通用的语言文字,人们掌握的如此之好,这标志着甘肃省开放的程度,也预示着甘肃省美好的未来。”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771
     最近,大学生上技校每每见诸报端,众说纷纭,成了热门话题。对此,要做冷静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多了,大学生有可能是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有可能是餐厅的服务员、工厂的工人、种田的农民,等等。事要有人干,社会七十二行,行行都需要人,都想进机关、当白领,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工作谁来干?人要有事干,不种田、不做工,那么多的大学生干什么去?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说明我国教育的普及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都在提高,所以,大学生上技校学技能,走上生产服务第一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这是“热”、“冷”变化之一。
     大学生上技校,说明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高文凭的热度降下来了,用人方略冷静了、理智了。在当今社会,有用即人才。能进行科技攻关、能搞经营管理的人是人才,能当好技术工人、能进行科学种田的人,同样是人才,而且后者的需要量更大,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人们包括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和发挥才能的空间。试想,由一群只会动脑不会动手的高学历、高文凭者能办好一个工厂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现在,企业缺乏的就是既有文化又有技术的人才,所以,大学生上技校,是适应社会需求的明智选择。这是“热”、“冷”变化之二。
     大学生上技校,反映出我国教育结构的不合理。面对这种现象,普通高中、普通高校的热度应该降一降了,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升升温了。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半数以上能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使普通高中毕业生半数以上能够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习,使教育的“产品”与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对接,做到产销对路。这是“热”、“冷”变化之三。
     大学生上技校,也对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模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考验,如何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成为普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要通过调整学科经构和课程结构,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要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那样,培养“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人才。这是变化之三。
     最后,大学生上技校的现象,也应该引起社会对学校评价的变化。现在,在一些地方,从政府领导到社会公众,对那些为重点高中多输送学生的初中、为重点高校多输送学生的高中津津乐道,赞赏有加,这无可非议,但不应该冷落了那些为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输送了大批学生的初中和高中,更不应该使那些上了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同时,家长们也应该冷静的为孩子选择学业方向,上学是为了就业,就业得有一技之长。

查看更多...

分类:九日政论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553

读九日诗选

       九日同志捧来厚厚一本诗稿,征求我的意见。这对我来说,是勉为其难了,因为我在这方面是外行。细细拜读之后,觉得他的诗,和他的人一样,既率真直白,又很有品位;他的人,和他的诗一样,既简单明快,又内涵丰富。这正应了那句古话:文如其人。
     我和九日同志共事多年,只知他理论功底和文字功夫好,也肯吃苦,机关里的重要文稿,多出自他的手。看了这本诗作,才知他还搞创作。他的工作一向很繁忙,能有这样的创作成就,实属不易,也令为高兴。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愿九日同志继续保持纯朴、勤奋的作风,在工作和创作两方面都取得更大成绩。


                                                                 罗鸿福
                                                               2004年6月

查看更多...

分类:文友之文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323